close

上個月去信誼生活廣場聽了嬰幼兒閱讀專家—李坤珊老師的講座《閱讀,改變孩子的未來》,席間認真做了筆記,一直拖到現在才動筆整理,雖然印象有些模糊了,但我還是盡量把我記得的細節寫下來跟大家分享,同時加入一些我自己編的例子說明補充。

13892155_1262242540455643_7938917258848603104_n.jpg

首先介紹一下李坤珊老師的背景—

美國南伊利諾大學幼兒教育系博士,育有一兒一女,目前居住在美國,任教於美國波士頓的教師訓練中心和幼兒園,有豐富的教育經驗,擅長以孩子的角度觀看並詮釋閱讀行為,每年暑假會受邀回台灣舉辦講座推廣嬰幼兒閱讀。

教學專長:幼兒發展、兒童文學、幼兒課程設計與教學、幼兒外語教學、幼兒語文與數學教學、蒙特梭利教學法。

著有小小愛書人》、《讓寶寶愛看書》、讓孩子安心做自己》、《帶你長大》...等書。

 

這次的講座內容有以下幾點:

(一)為何要讓孩子閱讀

(二)如何塑造共讀環境

(三)閱讀的重點

(四)共讀的原則和具體作法

(五)閱讀技巧的學習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(一)為何要讓孩子閱讀

  • 書是父母和孩子之間共同的語言,也是兄弟姊妹間的交流管道,閱讀可幫助親子關係的建立。—>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
  • 人類的嬰兒期比任何動物都要長,這段期間就像海綿,同時吸收正面和負面的能量。—>把握學習力最強的時期,奠定基礎
  • 閱讀代表認知能力,有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,三歲時的問題是:「Why?」沒有建立閱讀習慣的孩子,問的問題是:「What?」—>從小開始閱讀,到了三歲左右認知能力已足夠,所以會進一步思考事件發生的原因和理由。

 

(二)如何塑造共讀環境

孩子需要成人的帶領,在有書/報/DM等圖文媒介+專屬閱讀空間的環境下,每天固定時間閱讀,才能建立閱讀習慣。(如下圖)

共讀環境.jpg

Tips:

★ 父母自己要愛看書,以身作則,才能給予孩子適當的看書環境。

★ 父母兩人都要跟孩子共讀,因為不同的背景和方式,可以給予孩子不同的啟發。

 

 

(三)閱讀的重點

識字不等於閱讀能力!

0~3歲閱讀不是認字識詞的分項目,而是整體的語言文字訓練,也就是"共讀經驗"。

閱讀繪本包含了審美、智能、想像力、數概念....等的全腦開發,不同於閃卡只有識字的功能。

嬰幼兒閱讀不是從認識字開始,而是從接觸的開始去感受,他們會從書中尋找跟自己生活相關的事物和情感。

 

(四)共讀的原則和具體作法

【原則】

閱讀需以孩子的反應為主,允許、讚美孩子的閱讀探索行為(例如:跳頁看、一直翻不停、看一下又蓋起來、搬書走來走去...),因為嬰幼兒還不了解書的內容有循環的關聯,每一頁對他們來說都是單獨的,搬書或掃書則是孩子在學站或學走的時期會喜歡做的事。 要了解孩子對書的依賴是從生理漸進到心理的。

【作法】

過圖—> 改編—>逐漸接近書中文字

1.先翻翻看看,以圖為主。

2.從孩子的舊經驗為出發點引導、改編,引起興趣。

3.配合孩子的反應再逐字讀給孩子聽,讓他們熟悉書面用語。

(在長時間共讀之下,孩子自然就會了解語音、語意、語形、語用的相對應關係)

 

(五)閱讀技巧的學習

【閱讀常識】

  • —>有封面/封底/書名/可以翻頁/每一頁都有內容/前後的內容是有連貫性的。
  • 文字 —>例如:"媽媽",可以帶著孩子用手指著文字念,了解一字一音的對應。
  • 標點符號 —>沒有聲音對應,手指著文字念時,會自動跳過標點符號。
  • 書寫方向—>用手指著帶過讓孩子了解由左而右、由上到下的書寫順序。
  • 圖畫—>用看圖說故事的方式了解故事內容。

 

A.故事元素

    共讀時可向孩子提問,幫助孩子思考和熟悉故事內容,當孩子對故事情節越熟悉,之後逐字念給孩子聽的時候,他們越容易記得住,也容易有反應。

故事元素 共讀提示
人物 Who? 故事裡面有誰?
情境 What? 他們在做什麼?
情節 Why? 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?
結局

最後怎麼了? 可以從書的內容聊到到孩子自身的經驗。

 

B.詞彙的增進

   詞彙的發展 從單一性(糖糖)—> 擴展性(糖果)

    從整體的(貓)—> 相關細節的(愛乾淨、舔毛...貓的特質)

<共讀重點>

  • 以擴充語句的方式增廣字彙(例如:松鼠在爬樹—>尾巴長長澎澎的松鼠在爬樹)
  • 連結生活經驗以增進對閱讀內容的理解(例如:跟我們去公園看到的松鼠一樣,會爬樹、吃果子)

<共讀提示>

  • 這是?  加入可理解的線索!(例如:檸檬吃起來酸酸的—>搭配皺成一團的表情示意酸溜溜的滋味)
  • 主詞+動詞+受詞的全句型(例如:老鼠.起司—>老鼠吃起司—>老鼠最喜歡吃起司了!)

根據芝加哥大學研究:用孩子的話與去補充、拓展,有助於增進詞彙量。

 

<教學案例>

李坤珊老師曾經讓一群幼稚園的孩子閱讀無字書,並與其他老師一起用演的來表現故事內容,然後請孩子們把這個故事畫出來,結果發現3歲以前有共讀經驗的孩子,畫的內容有較多細節,可見越早開始閱讀,觀察力和表達能力都會比較好。

 

C.兒歌童謠

音韻覺識 Phonological Awareness

聲>韻>字>詞>句>段落

<共讀重點>

  • 體驗母語特有特質(押韻)
  • 以動作連結生活經驗

 

D.閱讀理解

肢體動作是閱讀理解的反應

<共讀重點>

文圖對應

重複句型

閱讀理解

文字與圖畫不同

 

<共讀提示>

透過合作的方式與孩子互動,增進孩子對故事內容的理解,合作的方式有:補白(填空)、接續、提問(特定或開放型態的問題)、延伸(演出或圖畫表現)

例如:小雷跟____在公園撿樹葉(補白)

            小雷跟波波在公園______(接續)

            你喜歡跟小雷一樣去公園撿樹葉嗎?/你去公園最喜歡做什麼?(提問)

            假裝撿樹葉/一起去撿樹葉/畫一片樹葉...(延伸)

 

【Q&A】

Q:如何與孩子共讀外文書?需要翻譯嗎?

A:如果要讓孩子看外文書,不需要同步翻譯成中文,直接透過動作和表情等可理解的線索幫助孩子理解。

(因為時間限制,現場只開放一個提問,會後還有FB直播線上回答問題,有興趣的人可至信誼奇蜜親子網的FB瀏覽。)

 

以上是我的筆記內容和補充說明,有些部分的細節實在想不起來, 記性不如想像中的好了啊!T^T

下次聽講座我會趁腦袋還清楚的時候盡快整理筆記來分享~希望整理的內容對大家有幫助!

 

arrow
arrow

    小皮媽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